應該更好,也值得更好。OPEL MOKKA Elegance 1.2T

我的童年,幾乎都在OPEL的跑車上度過。

撰文:郭正浩 Marco
攝影:鄭祺衡 Jack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6年級生,那“德國閃電”OPEL,就該(曾經)是德國車“剛毅”的唯一代表,90年代的VECTRA、ASTRA、OMEGA、甚至是CORSA、TIGRA,都風靡諸多台灣少男少女。

疑~有沒有發現所有的車款都以英文字母“A”結尾,這是OPEL自80年代開始的產品命名方式,正如同今日的MOKKA。

當然,對於多數人來說,OPEL仍屬有點熟悉、卻又有點陌生的品牌。其實若回推OPEL的歷史,你會發現這個“閃電”偉大到可怕。

誕生於1862年、在1899年打造出第一輛汽車的OPEL,不僅率先在歐洲開發出流水線生產模式、讓“汽車”得以走入尋常百姓家中,其所生產的車輛堅固、耐用且性能出色,重點是便宜!成為在1940年之前的德國、甚至是全歐洲產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更推出過世界上第一個火箭計畫,陸續打造出搭載火箭動力的陸地車輛、軌道火箭車等,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被譽為現今航太領域的先鋒。

擁有堪稱領先世界的創造力、技術力、與執行力、還有銷量,OPEL為何會在21世紀逐漸淡出世人眼光?

事實上在1929年,美國通用汽車(GM)就買下OPEL八成股票,並在1931年全數收購,讓OPEL正式成為GM全資公司,但GM深知OPEL的研發實力,直至80年代都未對OPEL進行過多干涉,只有單純的“汲取”其成果(主要為底盤與車身平台),豐滿自身旗下品牌羽翼。

但GM從30年代開始、一直到90年代都沒有停歇的瘋狂收購行動,最終造就了一個龐大到根本無法管理的帝國,90年代開始的經濟衰退,讓GM內部早已漏洞百出的經營困境浮上檯面,當時集團內的金雞母OPEL自被充當“提款機”,開始消耗自身獲利只為拯救家庭!

而GM從90年代初期開始、長達數十年的組織調整計畫,顯然沒有任何功效,2007年的年度虧損高達387億美金,2008年仍有309億美金。最終GM在2009年宣布破產,並在美國政府的介入之下開始重組(事實上當時包含福特與克萊斯勒都向美國政府求助)。

GM的荒唐自然導致旗下品牌牽連受累,更在美國政府“先救自家人”的默契上,除了雪佛蘭、別克、GMC和凱迪拉克四大品牌之外,其餘品牌均開始安排出售、封印甚至是結束其歷史,OPEL與SAAB、甚至是韓國大宇都是主要受害者。

不過身為家族裡最會賺錢、最會做事的大哥,GM哪有輕易放OPEL走的道理。其實早在2009年,就有以俄羅斯聯邦銀行為首的各方勢力(包含OPEL員工與其經銷商)想合資買下OPEL,但此案即便在德國政府希望OPEL回歸德國(或者說離開美國)的強大政治壓力之下,最終仍被GM董事會否決。

檯面上的理由是“條件不好”,但實質上除了美國與俄羅斯向來不友好的關係之外,真正原因仍在於GM需要OPEL“做事”。

要知道當時雪佛蘭與別克、甚至包含凱迪拉克,幾乎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來自OPEL的貼標產品或技術,更別說OPEL在柴油引擎上的強大造詣,而更讓人(至少讓我)感到不可理諭的,GM為了將雪佛蘭打造其全球化品牌,從21世紀開始陸續停止了以雪佛蘭取代OPEL在諸多市場的經營,但卻仍讓旗下品牌繼續拿OPEL的各種好處。

誇張點說,GM對OPEL差不多是“吃乾抹盡”了,才在2017年同意將OPEL轉賣給PSA。而擺脫這瘋狂老爸之後,OPEL也隨即在2018年宣布獲利,這也是自1999年之後OPEL的首次獲利,可以用如獲新生來形容了。

說了那麼多,其實只是想讓你明白,20世紀的OPEL,真的是個讓人值得尊敬的品牌,但隨著集團化政策,現在的OPEL,已經沒有了當初的與眾不同,成為了PSA的貼標產品,今日的MOKKA,使用的便是PSA CMP平台與動力,算是PEUGEOT 2008的“克隆人”,開出了103.9萬元、111.9萬元的雙車型規格(純燃油車型)。

但,大家都知道,“百萬”是個選擇眾多的級距,如果在100萬元購車預算下,願意捨棄空間更大、配備更多的國產休旅,而考慮空間較小、配備較少、甚至是維修保養成本較高的緊湊型進口CUV,我相信此類車主必定對於質感與“風格”有其必要性追求。

可在與PEUGOET 2008共生的情況之下,屏除外觀的見仁見智不談,售價僅比2008便宜一些些的MOKKA,在設計面上可說被2008按在地上摩擦,配備上也沒有贏面,更別說那美其名為德國工業風、實質上卻很難讓人喜愛的“簡約”內裝質感。按這不到十萬元、甚至不到五萬元的價差來看,我想不到什麼理由要讓我捨棄2008而選擇MOKKA。

嗯……唯一的理由,應該是操駕感吧。

對比2008,那堪稱法國車招牌的靈活、細膩、甚至是暢快,在MOKKA上全不復見,反倒是以不可思議的“硬派”詮釋,壓過路面坑洞的那種晃動,給人一種坐在方正鐵盒裡開車的“踏實”,這種路感稱不上精緻、也不舒適,但若以單純的跑山開快來看,著實讓我想起了80~90年代的德國車,明快且直接,單純的理直氣壯、甚至是義無反顧。

雖然對於主打都市通勤的CUV來講,我不認為這“剛硬”是種好的做法,但至少,OPEL依舊堅持了它的堅持。所以即便現在都是使用來自PSA的平台架構,但畢竟剛離開那只會伸手要錢的爸媽,總得先重新打點基礎、累積點能量,或許再給OPEL幾年時間,我們便可以見到那“德國閃電”的真正回歸。

說實話,在完全來自於別人的平台動力上展現屬於自己的個性,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件必要的事,可是OPEL這樣做了。我想起家中幾張父親年輕時的照片,其中一張是他與他的OPEL MANTA B2,加上隨後他換的CALIBRA,我的童年幾乎都在OPEL跑車上度過。

如果法國人能在未來把OPEL定調為“運動化大眾品牌(類似平價的Alfa Romeo),那…應該是我最期待的事了。

About Post Author

Marco Kuo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