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
市面上僅存的自然進氣Super Car居然寥寥可數。
這是現實,
也是我們這個世代的petrohead’s們不得不面對的淺規則—市場在變,
消費者們想要的早已不復從前,
當數據的重要性逐漸大過感覺,
當醞釀的魅力再也不敵隨時隨地油門下去都能有充沛扭力,
當最sensational的法拉利都開始埋頭打造渦輪作品;
關於自然進氣所帶給人們的,
除了高轉速的激烈鏗鏘與共鳴,
還有那更仰賴人車之間頻繁溝通的原始機械架構,
彷彿只剩下食古不化的浪漫與無人訴說當年勇的嘆息。
所以當R8正式在台灣發表,
當會場裡迴盪著那驕傲又張狂的V10聲浪,
內心更有種說不出的激動,
當然我知道Lamborghini也都還維持著自然進氣,
當然我明白這某種程度也算是個資源共享底下的結果,
也或許R8給人們的印象總是不及那些牛馬蛙之輩們來的鮮明,
終究Audi造的路車比跑車多也是不爭的事實;
只是當街道已經改變,
當自然進氣逐漸成為一道不切實際的屏障與制限,
反而這分純粹的最後一道防線,
卻是建構在一直以來給人印象更著墨在渦輪還有Quattro與各式各樣科技玩意兒多一些的Audi,
而且還是來自一架全新世代的作品;
她是車壇的末代武士,
無論你對999萬與1108萬的V10與V10 Plus定價有何定見,
卻絲毫不減這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後一次在新世代車款中找到那股不畏世俗的浪漫與態度的絕對機會;
或許有一天,
她會成為收藏家眼中的至寶,
成為紀念這個時代終結的指標,
傳唱著一首蕩氣迴腸卻甚是哀戚的聲聲慢,
紀念著人們也曾單純的為感覺而活的曾經也不一定。
或許…